- 名作欣賞
-
- 藝術新聞
-
|
- 美術技法
-
-
牡丹芍藥畫法
- 牡丹芍藥畫法
牡丹的點畫法與月季化相同,只是牡丹的花頭大,花瓣大,層次也多,中間留的空隙也要大。畫時用筆用色和組成方法與月季花的畫法相同,但花頭大了,用的筆也要大一些(見圖一)。
牡丹、芍藥的葉為三杈九頂,每一葉柄前分成三杈,每一杈又有三出的葉,故稱之為“三杈九頂”。需要較大的筆,側鋒點,其用墨用色和葉脈勾法與月季花要求一樣(見圖二)。
牡丹花和芍藥花的花頭形狀類似。牡丹是木本,有老枝干,芍藥是草本,只有嫩枝。這兩種花的葉,均是三杈九頂,但牡丹葉較圓,芍藥葉為長尖形。
為了讓初學者看清筆墨點畫的層次,范畫多沒有點花蕊。需要點時,與月季花...[詳細]
-
山茶花畫法
- 山茶花畫法
山茶花由五瓣組成,花瓣較厚。畫時,可選用大白云筆或大蘭竹筆,色用朱砂調胭脂,以側鋒點畫后再在瓣的基部用深紅加點(為襯托花蕊)。花蕊為一撮蕊絲,可用濃白粉畫,蕊頭(也稱蕊藥)用濃粉調黃點畫,蕊中有一雌蕊較長可畫可不畫。等顏色干了以后,可在紙的背面花蕊處用草綠染一下,也是為了襯托花蕊。畫花瓣時,可畫五瓣,也可處理成四瓣,省去被蕊遮擋的一瓣。花萼為鱗片狀,先用墨勾,干后再染草綠色和石綠色(見圖一)。
山茶花的葉子是一出,葉為較厚的革質葉。畫時,也是用類似點花瓣的筆法,只是根據葉子的透視方向加畫葉柄而已。山茶花葉為革質葉,葉脈只勾主脈。凡畫革質葉均可如此(見圖二)。
山茶...[詳細]
-
松鼠的畫法
- 松鼠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小動物,它機警敏捷、活潑可愛。松鼠生活在深山叢林中、喜食野果和松籽,廣泛分布在我國許多地區(qū)。
松鼠畫法分寫意和半工半寫兩種畫法。寫意畫法是直接用筆點畫,半工半寫畫法是用小筆干絲毛畫法,適合初學者,這次主要介紹后者。
半工半寫畫法是用狼毫小筆(衣紋筆、葉筋筆)干絲毛。首先要掌握松鼠的動態(tài)及結構。絲毛方法比較簡單,絲毛時用重墨干筆畫,根據松鼠的動態(tài)結構有實有虛,表現出密而不亂的皮毛質感。用筆放松,從臀部到腰部,再到頭部,而后畫尾部。絲毛最后用重墨點耳朵和眼睛、嘴、爪,用小筆點畫胡須。用筆簡練,以少勝多,達到形神兼?zhèn)涞男Ч#ㄒ妶D一、圖二)
根據松鼠生活特...[詳細]
-
萱草花畫法
- 《心儀萱堂慰子孫》——這是用點花勾葉法畫成的萱草花。萱草花為百合科,花頭也似百合,六瓣,里外兩輪,里三,外三,花呈喇叭筒形。每枝花可生長6至12朵,一般在畫面上不畫那么多。把已開的花和未開的花蕾同時畫為好,注意花形的變化,在寫生、觀察的基礎上,隨著花瓣的形狀用筆勾點,這是“沒骨”的畫法。
圖一:萱草花一般為朱紅色,也有黃色的,俗稱黃花菜。花瓣比百合輕軟而多皺折,適宜用勾點法畫。
圖二:在點■的朱紅色花瓣水分還沒完全干時,在花瓣中間用較深的朱紅色(黃顏色的花用白色)畫一兩筆主筋。
圖三:花蕊六顆,花絲較長,但畫時花絲可...[詳細]
-
白鷴的畫法
- 白鷴又稱銀雉。頭部生有黑色冠羽,眼周面頰有鮮紅的裸出部分。頸側、后頸、背、翅以及尾和尾上復羽均為白色,羽毛上有V字形波狀黑紋。頦下至尾下復羽皆為黑色,通體上下黑白分明。紅臉、紅爪,十分漂亮。白鷴多棲息于林木茂密的山地或竹林間。
白鷴的畫法
1.先以重墨勾嘴畫眼。
2.以朱?蘸胭脂畫“紅臉”。
3.以濃墨點絲冠羽及下頦黑羽。
4.順勢點絲出前頸、胸、腹各部墨羽。以淡墨勾出后頸輪廓。
5.以較干的淡墨、中側鋒兼用勾出背、尾上復羽、翅及尾羽各部。
6.分別勾畫羽片上的斑紋,勾畫時要注意由背至尾的輕...[詳細]
-
寫意花卉基本畫法 1
-
寫意花卉基本畫法
寫意畫分小寫意和大寫意,屬于疏放一類的畫法,與工筆畫對稱。寫意也稱點簇,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,概括提煉,寫出形象。例如表現吉和花瓣時用筆鋪展,一筆之中有濃有淡,或包含幾種色彩。方法是把筆洗洗凈,用筆尖蘸墨或顏色,一筆著紙就有濃淡。也就是先蘸甲色,則點簇出來就具有甲色、乙色和甲、乙的調合色。大寫意即潑墨畫,描繪物象高度概括,用筆粗放,一氣呵成。
一般枝干、花、葉基本畫法之一
一般花卉的枝干、花、葉的簡易畫法,可作為初步練習用筆、調色的基本方法。
練習時要借重白色調色碟,以觀察色調色的深淺,用清水筆先蘸調好的淡色,每筆都要分出深淺淡。畫寫意畫是用...[詳細]
-
寫意花卉基本畫法 2
-
寫意花卉基本畫法
寫意畫分小寫意和大寫意,屬于疏放一類的畫法,與工筆畫對稱。寫意也稱點簇,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,概括提煉,寫出形象。例如表現吉和花瓣時用筆鋪展,一筆之中有濃有淡,或包含幾種色彩。方法是把筆洗洗凈,用筆尖蘸墨或顏色,一筆著紙就有濃淡。也就是先蘸甲色,則點簇出來就具有甲色、乙色和甲、乙的調合色。大寫意即潑墨畫,描繪物象高度概括,用筆粗放,一氣呵成。
一般枝干、花、葉基本畫法之一
一般花卉的枝干、花、葉的簡易畫法,可作為初步練習用筆、調色的基本方法。
練習時要借重白色調色碟,以觀察色調色的深淺,用清水筆先蘸調好的淡色,每筆都要分出深淺淡。畫寫意畫是用...[詳細]
-
翠鳥畫法
- 翠鳥的品種很多,體形大小不一。這里介紹的是常見的小型翠鳥。常活動于池塘、水邊,以魚蝦為食。其特點是嘴長,尾短,嘴、爪和胸部為紅色。眼的前后有黑斑,眼上有白眉,頭、背部為翠綠色,下頦部為白色。畫時,先用適當的深淺墨勾點,墨干后,頭背部先染石綠色,再罩染一些石青色。飛羽和尾不染色,也可以用石青色罩染,但不要將墨色全部覆蓋了。白色部分染白粉。嘴和胸部染紅色,均前深后淺。眼染淡赭(見圖一、圖二)。
[詳細]
-
白頭翁畫法
- 白頭翁的體形略大于麻雀。為了表現其靈巧,畫時處理得略小。先用適當的濃淡墨畫背部、頸部及飛羽和尾,頭部眼前后至枕部為黑色,再勾畫胸腹部,最后添畫鳥爪(見圖一)。干后,背部染以淡草綠,胸部至腹部染以淡赭,漸淺至腹部成白色。白色部位染以薄粉,眼染淡赭(見圖二)。
[詳細]
-
國畫黃鸝技法
- 黃鸝屬中型鳥。其翅、尾和眼的前后枕部為黑色,其它部分均為黃色,嘴和爪為紅色。畫時,先用淡墨勾畫出形體,再用淡墨畫頭部黑紋和翅、尾部,干后,染以淡黃色。濃重處如頭、翅、肩可用黃色調一些赭色染(見圖一)。
配景要注意畫面的協調性,色調及構圖很關鍵。這幅《鳴翠圖》(見圖二)雖然表現的只是夏日荷池一隅,但落在垂柳上的黃鸝似有幾分動感,它張著嘴,瞪著眼,好像發(fā)現了什么。順著它的視線看去,一只小蜜蜂在飛動。這種造景、造趣的表現,可為畫面營造生動的韻味。
[詳細]
|